权力与荣耀 The Power and the Glory

 


英国著名作家格雷厄姆·格林(Graham Greene)最重要的代表作,也是20世纪天主教文学的巅峰之作——《权力与荣耀》(The Power and the Glory)。

这部于1940年出版的小说,以其对罪、恩典、失败与圣洁之间悖论关系的深刻探索而闻名。它讲述了一个自身充满污点、被追捕的“坏神父”,如何在一个没有上帝踪影的世界里,成为上帝“权力与荣耀”的唯一管道的故事。


《权力与荣耀》 by 格雷厄姆·格林

一、 背景

  • 作者的信仰身份:格雷厄姆·格林是一位皈依天主教的作家,他的许多作品都充满了对信仰、怀疑、罪与救赎等问题的纠结探索,这类作品也被称为“天主教小说”(Catholic Novels)。然而,格林并非护教士,他更像一个“魔鬼的代言人”,总是将他的人物置于最极端的道德和信仰困境中,去拷问信仰最脆弱、也最坚韧的本质。
  • 历史背景:墨西哥的“红色恐怖”:小说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30年代的墨西哥塔巴斯科州。当时,墨西哥正经历一场激进的、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反教权运动。政府取缔了天主教会,教堂被摧毁,神父们要么被强迫结婚还俗,要么被驱逐,敢于秘密举行圣事者,一旦被捕,即被处决。格林于1938年亲赴墨西哥,目睹了这场残酷的宗教迫害,并将其见闻写成了纪实作品《无法之路》(The Lawless Roads),而《权力与荣耀》正是这次旅行的虚构文学结晶。
  • 书名来源:书名“权力与荣耀”直接引自《主祷文》(The Lord's Prayer)的结尾颂词:“因为国度、权柄、荣耀,全是你的,直到永远。阿们。”(For thine is the kingdom, and the power, and the glory**, for ever. Amen.)这个标题充满了反讽意味:在一个上帝的“权力与荣耀”似乎已荡然无存的世界里,在一个自身毫无权柄与荣耀可言的神父身上,上帝的权力与荣耀将如何彰显?

二、 核心内容和观点

小说的主角是一位匿名的、被追捕的墨西哥神父,他也是塔巴斯科州最后一名在逃的神父。因为嗜酒,他被当地人轻蔑地称为“威士忌神父”。

  1. 1. 一个“失败”的主角
    这位“威士忌神父”与传统文学中圣洁、勇敢的殉道者形象截然相反。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“失败者”:
    • 他是个酒鬼:在一个同时禁酒的州,他最大的渴望除了履行圣事,就是能喝上一杯白兰地。
    • 他是个罪人:他违背了独身的誓言,与一个女人生下了一个私生女。这件事让他深陷罪咎感和自我厌恶之中,确信自己注定要下地狱。
    • 他是个懦夫:他无时无刻不被对死亡的恐惧所攫住,一心只想逃到边境之外,去过安全的生活。他成为神父的初衷,也充满了对安逸和受人尊敬的向往。
  2. 2. 一场无法逃离的追捕
    小说的主线,就是这位神父在塔巴斯科州乡间的逃亡之旅。他被一位充满理想主义、痛恨教会腐败、坚信科学与进步的年轻中尉(The Lieutenant)无情地追捕。这位中尉本人道德上无可指摘,他的追捕充满了革命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。于是,小说构成了一场奇特的追逐:一个道德纯洁的无神论者,追捕一个道德败坏的上帝仆人。
  3. 3. 在逃亡中履行天职
    尽管神父一心想逃,但身为本地区唯一的神父,一种根植于他灵魂深处的“责任感”,却一次次地将他拉回危险之中。他无法拒绝那些渴望圣事的信徒的请求——为新生儿施洗、为临终者听告解、举行弥撒。他明知自己处于“大罪”(mortal sin)之中,却依然拥有那“无人能夺走的恩赐”——祝圣圣体,将面饼和葡萄酒转化为基督的身体和宝血。他深知自己是在“亵渎圣体”,但为了那些饥渴的灵魂,他不得不继续。
  4. 4. 最终的抉择与牺牲
    在历经千辛万苦,终于成功逃到边境之外的安全地带后,一个叛徒(一个混血的“梅斯蒂索人”,如同犹大)找到了他,谎称有一个垂死的美国逃犯需要神父去听他临终告解。神父明知这极有可能是个陷阱,但在激烈的内心挣扎后,他无法拒绝这最后一次履行天职的召唤。他选择掉头,重返塔巴斯科,并因此被捕、最终被枪决。在临刑前,他依然充满了恐惧,但他内心似乎也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。小说的结尾,就在这位神父死后不久,一位新的神父又悄悄地来到了这个城市。

三、 影响

《权力与荣耀》被公认为格林最杰出的作品,也是一部在神学上极具争议性但又无比深刻的杰作。

  1. 1. 对“罪”与“恩典”的悖论式探索:这是本书最大的神学贡献。格林提出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悖论:一个越是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是罪人的人,或许才越是能成为上帝恩典的纯粹管道。**
    • • 威士忌神父因为深知自己的不配和污秽,所以他身上没有任何源于自我的“荣耀”。他所能传递的,唯有那不属于他、完全来自上帝的圣事恩典。
    • • 相比之下,小说中那些自以为义的“虔诚人”(如在监狱里遇到的那位笃信宗教的妇人),反而因为自身的骄傲,而与上帝的恩典隔绝。
  2. 2. 重新定义“圣洁”:小说彻底颠覆了传统上那种完美无瑕的“石膏圣人”形象。威士忌神父的“圣洁”,不在于他道德上的完美,而在于他尽管失败、软弱、恐惧,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天职**。他的圣洁,是一种在人性最深的泥潭里,依然顽固地指向神圣的忠诚。 humility born of sin becomes his path to sanctity.
  3. 3. 在天主教会内部引发的争议:1953年,梵蒂冈的“圣部办公室”(The Holy Office)曾公开谴责此书,认为其内容“自相矛盾”,描写了“非常态”的情况,担心它会削弱信徒对神职人员圣洁性的信心。然而,这种批评反而凸显了小说的力量。多年后,教宗保禄六世曾私下向格林表示,他的作品对信仰的探索是深刻的,不必为这些争议所困扰。
  4. 4. 对人性的深刻洞察:格林揭示了,在信仰的核心,不是一套道德准则,而是一种神秘的关系。威士忌神父对私生女的爱,虽然源于罪,却是他生命中最真实、最无私的情感。这份具体的、充满矛盾的爱,让他得以一瞥上帝那超越善恶判断的、无条件的爱。

总而言之,《权力与荣耀》是一部令人心碎又充满神恩光辉的小说。它强迫读者直面一个残酷的事实:上帝的恩典,常常拣选在世人看来最不配、最破碎的器皿,来彰显祂那超越人类理解的“权柄”与“荣耀”。

 

Views: 11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